菲律賓人口統計 (1961-2003) 資料來源:FAO, 2005年; 單位:千人
歷回菲律賓人口普查年份人口±%1877 5,567,685— 1887 5,984,727+7.5%1903 7,635,426+27.6%1918 10,314,310+35.1%1939 16,000,303+55.1%1948 19,234,182+20.2%1960 27,087,685+40.8%1970 36,684,486+35.4%1980 48,098,460+31.1%1990 60,703,206+26.2%2000 76,506,928+26.0%2010 92,337,852+20.7%来源:菲律賓統計局[1]
菲律賓人口密度
菲律賓民族分佈
人口: 据菲律宾人口委员会的测算,2014年7月27日零时6分,菲律宾人口达到1亿[2]
年齡結構:
0-14 歲: 34.1% (男 16,121,508人/女 15,487,841人)
15-64 歲: 61.7% (男 28,524,176人/女 28,652,155人)
65 歲以上: 4.2% (男 1,690,006人/女 2,205,767人) (2008年估計)
年齡中位數:
總計: 23 歲
男: 22.5 歲
女: 23.5 歲 (2008年估計)
人口增長率: 1.728% (2008年估計)
出生率: 24.07 /1,000 人 (2008年估計)
死亡率: 5.32 /1,000 人 (2008年估計)
淨遷移率: -1.47 /1,000 人 (2008年估計)
性別比:
出生: 1.05 男/女
15歲以下: 1.04 男/女
15-64歲: 1 男/女
65歲以上: 0.77 男/女
總計: 1 男/女 (2008年估計)
嬰兒死亡率:
總計: 21.45 /1,000 人
男: 24.14 /1,000 人
女: 18.64 /1,000 人 (2008年估計)
預期壽命:
總計: 70.8 歲
男: 67.89 歲
女: 73.85 歲 (2008年估計)
總生育率: 3 嬰兒/婦女 (2008年估計)
HIV/AIDS
成人感染比例: 少於 0.1% (2003年估計)
感染人数: 9,000 人 (2003年估計)
死亡人数: 少於 500人 (2003年估計)
主要傳染病:
危險程度: 高
食物或水傳染疾病: 細菌性腹瀉, A型肝炎和傷寒
病媒傳播疾病: 登革熱和瘧疾在一些地區高危險
動物接觸疾病: 狂犬病 (2008年)
族群組成:
他加祿人(Tagalog):28.1%, 宿霧人(Cebuano):13.1%, 伊洛戈人(Ilocano):9%, 米沙鄢人(Bisaya/Binisaya):7.6%, 西樂給儂人(Hiligaynon/Ilonggo):7.5%, 比科爾人(Bikol):6%, 瓦雷人(Waray):3.4%, 其他:25.3%(2000年普查)
宗教:
羅馬天主教 80.9%, 伊斯蘭教 5%, 基督教福音派 2.8%, 基督堂教會(Iglesia ni Cristo)2.3%, 菲律賓獨立教會(Aglipayan,與聖公宗完全共融,並與舊天主教會有連繫) 2%, 其他基督教 4.5%, 其他 1.8%, 未具體說明 0.6%, 無 0.1% (2000年普查)
語言:
菲律賓語(官方語言;以他加祿語為基礎)和英語(官方語言);其他主要語言及方言 - 他加祿語, 宿霧語, 伊洛戈語, 西樂給儂語, 比科爾語, 瓦雷-瓦雷語, 邦板牙語和邦阿西楠語(Pangasinan)等。
識字率:
定義: 15歲以上有讀寫能力
總計: 92.6%
男: 92.5%
女: 92.7% (2000年普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