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饭吧唧嘴一般是不良生活习惯、咀嚼时过于用力、口腔溃疡、牙周炎、焦虑症等原因,应根据不同原因做针对性处理,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
1、不良生活习惯:如果在儿童时期经常模仿他人的咀嚼方式,则会导致吃饭吧唧嘴的情况。这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,家长发现儿童有这种不良习惯后应及时制止,教育孩子养成文明的吃饭习惯。
2、咀嚼时过于用力:咀嚼时过于用力可导致牙齿磨损,使得上下唇频繁接触与分离,产生较大的摩擦力,从而发出异常的声音。平时应改变这种不良习惯,进餐时细嚼慢咽,不可暴饮暴食。
3、口腔溃疡:当患者的口腔黏膜受到损伤或感染时患者通常会感觉到疼痛,在进食时无法充分咀嚼食物,进餐时就会发出较大的异响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腔溃疡散、冰硼散、维生素B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,用药期间还应多喝水,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。
4、牙周炎:牙周炎是由于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受到感染和炎症引起的,会影响咀嚼和口腔活动,导致口腔活动异常,进而产生吧唧嘴的声音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甲硝唑片、奥硝唑片、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,服用药物后多喝一些水,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。
5、焦虑症:焦虑症患者常常处于紧张不安、恐惧、害怕的情绪中,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的行为,在吃饭时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,患者一般会不自觉的改变咀嚼习惯,产生吧唧嘴的声音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劳拉西泮片、地西泮片、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,用药期间避免吃辣椒、胡椒、芥末等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早晚刷牙,饭后及时漱口,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齿中的食物残渣,有利于口腔健康。